互聯網在前幾年非常火,國家大力推進互聯網+,許多風投也看上了互聯網+的這塊投資,一下互聯網產品蜂擁而至。滴滴、快的、餓了么、美團、瓜子等等互聯網產品拔地而起。這些互聯網產品一開始的模式就是“砸錢”,幾乎模式都差不多,說是為了“培養用戶習慣”,那么我們來看看它們是不是培養了用戶習慣。
①互聯網產品的誕生
以外賣軟件為例,在沒有外賣軟件之前我們就不定外賣了嘛?不,我們是定外賣的,如何定外賣?讓我們來分析分析沒有外賣軟件之前與有外賣軟件之后的區別。
我們以劉明為例,設定外賣場景:
1. 外賣場景預設
解決了用戶的外賣剛需問題,這僅僅只是產品的第一步。文章開頭說過,很多互聯網產品開始都是“砸錢”,這種方式其實是為了搶占用戶資源。
②搶占用戶資源
搶占用戶資源也可以叫用戶引流,在當今激烈的互聯網競爭下,必須要通過一些方法或方式對用戶進行引流,讓用戶習慣于使用我們的產品,當用戶習慣于某個產品,他會用習慣的方式不斷使用產品,不會有哪個產品只是做一錘子買賣,而是要持續用戶的活躍度。
所以需要有方法的引流用戶,引流用戶的兩個方法:
1. 獎金刺激
在利益的趨勢下,用戶量會上漲,積極度也會增加。外賣平臺開始推廣的時候,贈送大量的優惠券,用戶甚至免費就能吃到外賣,對于用戶來說,這是極大的誘惑。當一個人能吃到免費的外賣時,那么以他為核心的活動群體都會知道有免費外賣,大家紛紛下載訂購外賣。
2. 豐富活動
單單只靠“砸錢”的模式是無法持久下去的,畢竟建設/運營平臺是需要大量的資金的。這時可以豐富活動來持續引流或持續使用。
例如:每下一單就能收集一張卡片,集齊5張卡片又能免單。諸如此類的方式,不斷“引誘”用戶持續使用,讓用戶形成一種習慣,習慣到,當我們餓了的時候,想到的就是互聯網+外賣。
③培養用戶的互聯網交互習慣
在創造了產品,又引流了用戶,如何讓用戶習慣并持續的使用產品?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培養用戶的互聯網交互習慣。
1. 互聯網交互習慣
互聯網交互是不需要參與方面對面,并且他們可能完全不認識,通過網絡社交來獲取參與方的信任,當然也增加了社交的風險。
通過網絡之間約定的協作方式,使特定的實體之間相互合作、相互關聯。
使用戶習慣于用互聯網進行實體產品交易,打消互聯網社交風險顧慮。
2. 培養用戶
之前說到搶占用戶資源,其實也是培養用戶的一種。通過優惠或活動(如何優惠/活動,這是產品運營,這里暫且不說),來吸引用戶,培養互聯網的交互習慣。
除了優惠/活動之外,建立信任和產品交互也是極為重要的。
說了這么多,那到底是培養用戶習慣還是解決用戶剛需?
1. 挖掘用戶習慣,解決用戶剛需
開始我們就明確的知道,用戶在沒有外賣平臺的情況下是有點外賣的習慣的,只是點外賣的麻煩和不確定因素太多,用戶甚至無法解決自己的饑餓問題還會因為等不到外賣而生氣。
在外賣軟件產生之后,用戶對以上的問題得到了全面的解決,也就是說,用戶是需要互聯網+外賣這個平臺的。
2. 培養用戶的互聯網交互習慣
在搶占用戶之后,要讓用戶習慣于用互聯網產品來解決自己的剛需問題,發揮互聯網最大的便捷“動動手指就能解決”。通過獎金激勵、豐富活動來使用戶習慣于使用產品,用戶率就不會下降,保證了用戶率就是保證了產品的持續性。
所以需要做的是:挖掘用戶習慣,解決用戶剛需,培養用戶的互聯網交互習慣。
圖文源于網絡,侵刪謝謝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