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聯網的10種創新技術
物聯網,或稱IOT,指通過嵌入在設備和物理對象中的微型計算系統進行互連,并使這些設備能夠交換數據,而無需人為干預,從而增加了將真實世界集成到計算設備中的機會。我們幾乎離不開連網設備——在家里、汽車里和辦公室里。物聯網技術還與其他技術(如人工智能)創造了驚人的集成。
1、物聯網平臺隨著物聯網不斷提高,它將需要新的技術和規則,而這些技術和規則將對企業、組織和整個社會產生廣泛的影響。
物聯網平臺是一種多層技術,由硬件、軟件、連接和用戶界面組成,可實現并促進連網設備的管理、數據流、通信、應用功能和自動化。一個以平臺為核心的物聯網戰略創造了一個生態環境,一個“place”,是的,在這里也必須有軟件來為這個生態中的玩家提供業務解決方案。平臺不僅僅是把物聯網設備和軟件模塊緊密結合在一起,還有一點不容忽視,就是它增強了平臺參與者之間的關聯也加強了流程管理:業務流程編排、工作流協調、數據交換等等。
2、物聯網操作系統
傳統操作系統,如Microsoft Windows、Mac iOS或Linux,不是為物聯網軟件和應用程序設計的,所以無法應用于物聯網設備。這就產生了物聯網操作系統,這種操作系統被設計在物聯網設備上運行。
3、物聯網設備管理
物聯網設備管理是管理、配置和監控設備固件和軟件以及診斷、更新、安全和連接的過程。物聯網設備管理正在迅速成為一個機會領域。
4、物聯網的實時事件流處理
事件流處理(ESP)是一組技術,涉及可視化、數據庫、中間件和處理語言,旨在幫助構建事件驅動的信息系統。需要實時流處理來處理來自物聯網設備的數據。
5、近距離物聯網網絡
包括Wi-Fi和藍牙在內的近距離無線網絡目前用于物聯網設備的連接,并將在未來幾年繼續主導該領域。在了解近距離物聯網網絡時,以及考慮近距離網絡時,功耗、成本和網絡連接是最重要的。
6、廣域物聯網網絡
廣域網,是在大的地理區域上擴展電信和互聯網網絡。(來源:iothome)未來,新興廣域網標準可能主導物聯網連接。通過低功耗廣域網、衛星或蜂窩連接,可實現具有無線連接的廣域網設計。
它作為一種連接遠程、“安裝即忘”(fit-and-forget)式傳感器的技術,已經在工業物聯網得到了廣泛應用。與短程和超短程技術(例如RFID、UWB)一樣,LPWA也有多種形式,包括蜂窩(NB-IoT,LTE-M)和非蜂窩(LoRaWAN,Sigfox等),這里要講的是蜂窩物聯網。低功耗的蜂窩物聯網與互聯網是兼容的,覆蓋范圍達10公里。此外,與短程SoCs相比,蜂窩物聯網模組往往具有更強大的處理器和更多的內存。
7、物聯網標準
傳感網是繼計算機、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。中國式"物聯網定義:物聯網(Internet of Things)指的是將無處不在(Ubiquitous)的末端設備(Devices)和設施(Facilities),包括具備"內在智能"的傳感器、移動終端、工業系統、樓控系統、家庭智能設施、視頻監控系統等、和"外在使能"(Enabled)的,如貼上RFID的各種資產(Assets)、攜帶無線終端的個人與車輛等"智能化物件或動物"或"智能塵埃"(Mote),通過各種無線和/或有線的長距離和/或短距離通訊網絡實現互聯互通(M2M)、應用大集成(Grand Integration)、以及基于云計算的SaaS營運等模式,在內網(Intranet)、專網(Extranet)、和/或互聯網(Internet)環境下,采用適當的信息安全保障機制,提供安全可控乃至個性化的實時在線監測、定位追溯、報警聯動、調度指揮、預案管理、遠程控制、安全防范、遠程維保、在線升級、統計報表、決策支持、領導桌面(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)等管理和服務功能,實現對"萬物"的"高效、節能、安全、環保"的"管、控、營"一體化。
8、物聯網生態系統
物聯網生態系統是由企業和供應商組成的商業社區,也是由通過網絡向物聯網設備發送請求或命令的實體組成。物聯網生態系統有望使成本更加合理,協議更容易訪問和更安全。物聯網生態系統預計將在幾年內對幾乎所有行業產生重要影響。
9、物聯網安全
安全問題是物聯網時代最關心的話題之一。網絡攻擊不再僅僅是增加,而是在全球數字基礎設施中非常普遍。隨著物聯網產品的普及以及物聯網產品如此貼近我們的生活,安全將成為物聯網創新的最重要領域。然而,如果不能正確了解和實施,它也可能成為物聯網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。
10、物聯網處理器
處理器是處理計算機指令的邏輯電路。(來源:物聯之家網)不同的物聯網設備使用特定類型的處理器來定義它們的眾多功能。處理器的選擇對物聯網設備有著重要影響。
企業應該準備好應對物聯網技術的新興創新,并在物聯網日益重要的同時,隨時了解這些創新的各個方面